Home亮點人物【論壇:2017歐洲論壇】楊絜茹—別被否定綁架,我們的努力沒有那麼不同

【論壇:2017歐洲論壇】楊絜茹—別被否定綁架,我們的努力沒有那麼不同

「質疑永遠不會消失,接受每件事都不一定有答案。」

圖/美國交換照片(楊絜茹提供)

楊絜茹高中以前的求學過程,如同大家耳熟能詳的標準好學生:老師口中認真的學生、旁人眼中想法有點不同但成績很好的同學、父母心中期待能穿上白袍的女兒,然而偏離預期的考試結果,讓她轉向一條截然不同的路,不論是進入香港大學、開始關注社會議題、持續投稿書寫,甚至成為2017年歐洲論壇台灣青年代表。

|直視自己的不安,將思想化為文字

喜歡讀卡夫卡和吳爾芙,楊絜茹因為書本讓自己的思考開始奔馳,作文比起同齡人多了一份老師所說的「文氣」。她喜歡把想法化成文字,讓更多人看見,「很多感受久了會忘,寫字就像一種記錄,不只自己能看到,別人讀到說不定也會有共鳴」,對於寫作的習慣,源於國中國文老師的鼓勵,而這鼓勵延續至今,讓楊絜茹發現,原以為想法是個人的、單一的,但藉由書寫,能和別人形成連結。「常常很多事當下講出來大家不一定會懂或想懂,所以用寫的比較自在,在寫的當下可以專注在自己本身,不必管旁人怎麼想」,於是文字成為她雙主修媒體與文化研究的起點。

 

不定期會投稿匯集海外旅人觀點的媒體平台《換日線》,楊絜茹曾這樣歸納,「美國常洋溢著樂觀、不怕失敗的社會氛圍;陸港職涯考量多追求薪水和地位;台灣則多半在意薪水和穩定」,對於異文化之間敏銳的觀察,也許是她生於台灣、留學香港、短暫進入埃及服務,後來交換美國的緣故。說起進入香港大學的原因,楊絜茹回憶當時的情形,覺得有些好笑,「因為周圍的人對醫科的崇拜,當時升大學我其實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說那就選醫科吧,但心裡總還想試試看不一樣的東西。」後來轉往心理,父母偶爾仍會提起當初若是選擇醫科的話,她告訴我,「在大陸當醫生其實沒有那麼受歡迎,地位待遇也沒特別好,但在台灣香港大家反而會:哇唸醫科你好厲害!」長期待在海外、「相對」的概念漸漸成為她的中心價值信念,因為看見世界,看見每個人都沒那麼不同,都各自為在意的事而努力。

 

關於家庭背景,因為父母都是老師,加上台灣社會普遍求穩定的氛圍,「穩定」跟著楊絜茹如影隨形至今,她仍不時問自己為何不找份穩定的工作,不去想那些複雜難解的議題、當個普通人?即便這些想法在心裡繞不停,她也漸漸感受到爸媽面對自己選擇的改變與支持。「對我來說,家庭是互相影響的過程」,試著去了解對方的處境背景,衝突其實可以減少很多。「我們這一代遇到的問題和上一代是不一樣的。現在我們活在上一代告訴你的思想裡,這思想在上一代可以存活,放到這一代卻沒辦法複製應用,就造成社會中世代的觀念衝突。」關於去年一篇楊絜茹引起廣大迴響與討論的去留台灣問題,面對兩極反應她淡然的背後,其實是對這片土地的關心與愛惜。

圖/歐洲論壇風景(楊絜茹提供)

|在歐洲平等的發聲,源於打破階級相互理解

一路從書審、面試到出發,楊絜茹回想當初錄取的可能原因,是優異的英語表達和對社會細膩的關注。「去年基金會希望是以學生為主、擁有跨領域背景、對社會議題能表達觀點的代表」,因為每年主辦單位關注的領域不盡相同,她盡可能從大腦中提取一年前的記憶,表示能參與這樣的國際活動十分幸運與感激。

 

參加去年的歐洲論壇對她最大的影響是什麼,楊絜茹這樣說,「它讓我知道,『不因為你的階級、年齡,決定你說話聲量的大小』是有可能的。身邊很多人很有潛力,但不一定會被看到或有人聽到,在那邊你和很多從來沒想過能接觸的領導者一起對談,完全不用因為覺得自己還不夠格而不說話。」「雖然台灣教育讓我們逐漸不敢開口說話、表達自己的意見,但也養成我們習慣思考後才講,這放到國際舞台上反而變成優勢,不會講出沒道理的東西。」在短時間內大量和其他國家的人交流後,她了解因為每個地方入選標準不同、地區文化不同,去的人心態也不同,「有些人其實像去玩、交朋友的,但也有非常認真的人。」在歐洲論壇,她暫時放下自己的想法,即便自己認為是對的,說不定在別人看來是錯的。

 

「大多時候,別人其實不在乎你做什麼,也不會有人去評斷你。」

 

十幾天密集的議題討論中,對於印象深刻的環節,楊絜茹一篇對「參與式領導」的分析讓我進一步追問,參與式領導在台灣的可能。「參與式領導是在團體或組織中,打破階級的限制,盡量讓多元的人參與決策,把所有人視為同樣的位置,讓溝通更有效率、組織更彈性。」問到當今人才應該具備的特質,她思考一下說,「溝通、合作、思辨能力」。「溝通重要的不只是講,更關鍵的是『聽懂』對方在講什麼。去理解對方這個舉動,不代表自己比較差,而是想一起進步;思辨能力則在於你能向大家傳達什麼別人沒想到的。」

 

當人才是教育制度下的產物,關於社會中教育的作用,她認為「鼓勵」會啟發「相信」,「過去國文老師對我寫作的鼓勵,讓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每個人都在等待自己的潛力被看見,然後去發掘、欣賞下一個人。」學習時雖然知識會忘記,但受到的啟發會留下,這也是為什麼一路好學生走過來的她,站在現在看過去,發現許多同學受到充滿偏見的待遇,但他們其實也和自己一樣優秀,只是必須放在對的位置才能看見光芒。而歐洲論壇,讓楊絜茹明白每個人都擁有同等的話語權,去說自己想讓世界聽到的事。

圖/歐洲論壇(楊絜茹提供)

|接受自己沒那麼好,跳入世界沒什麼大不了

楊絜茹到香港求學以前,其實不太適應接近人群,但踏出台灣後,她不斷把自己推出去參加不同活動、和人群接觸,從中感受到某些連結其實不必言傳,只需意會。「過去那些經歷讓我看見自己可以成為很多種樣貌,因為接觸到更多人、產生自信去想像更多可能。現在我知道不必太在意別人講什麼,很多事情都是相對而非絕對。」今年的歐洲論壇分享會,楊絜茹特地北上參與活動,龍應台文教基金會的人員告訴她,「這一年妳變得比較成熟、話比較多耶」,她才發現自己沒看見的改變。即使現在往回看當時有些時刻不容易,但「如果一直認為自己是某個樣子,那說不定就只能那樣子了」,帶著慶幸的口吻,可以預見未來的她,一定會感謝現在的每一個決定,都沒將自己限制在框架裡。

 

談到離開台灣,把自己推向世界的總結,她回顧四年給未來想踏出台灣的人一些想法,「一定會遇到很多挫折,要學著接納自己,接受自己某些地方沒有那麼好,同時要能喜歡自己,因為到頭來還是需要和自己相處。遭遇困難或挫敗的當下,那些質疑的聲音定義不了你這個人,長遠來看你會發現其實都沒什麼。到國外試著學習淡然面對生活給你的挑戰,活在當下,不必急著和周圍人一樣,不必太強求一定要成為什麼樣子,這樣反而什麼都做不好。」因為文字感受過聚光燈打在身上的滋味,如今的楊絜茹用一股波瀾不驚的豁達,去寫自己的人生。

圖/香港同學合影(楊絜茹提供)

|在世界為其他人流浪

未來規劃暫時留在香港,楊絜茹打算將自己創立的「流浪之聲」、這個關注香港移工、少數族群的平台運行得更穩固。「相對於香港,台灣對不同事物的接納包容性很大,適應力很強,可塑性很高。香港從外地人看很商業、政府只專注城市發展、忽略人民,我希望找出多元種族、相互瞭解的香港。它有不好的地方,但我想告訴大家香港有它的生命力在。」未來她希望能和NGO、基金會合作,從中間人的觀察角度出發,做出一些香港人也願意了解、關心的內容。

圖/流浪之聲活動(楊絜茹提供)

對於創業這條路楊絜茹並不乏焦慮未來和質疑自己,但她認為美國鼓勵樂觀的價值很值得我們學習,「就算失敗也應該要鼓勵這個人,因為他有勇氣去做。如果沒有這些人去嘗試,這世界很多事情都不會發生了。」不斷嘗試的路上,藏在黑色方框眼鏡底下的,是越來越勇敢的高雄女孩。

 

採訪編輯/戴瑀萱

 

相關文章:

【會議:HPAIR哈佛亞洲暨國際關係會議】吳怡儒:失敗又怎樣,頂多浪費力氣論壇:北京教育創新峰會】沈潔伃:完整的經驗是最大收穫(一)

【會議:亞太經合會青年之聲】讀者投稿—文化兼容能讓我們成為改變的種子(上)
Skyline - 地表上最挺青年的國際機會平台
Skyline致力於幫助台灣青年與國際機會建立連結,透過海外機會的匯流和跨國人才的培育,改善台灣國際人才發展的環境。 我們相信跟世界交會的方式有很多,透過各種形式的國際參與,成為跨國人才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前往官方網站尋找國際機會→https://skyline.tw/
RELATED ARTICLES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