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明天要出國。」這是盧卡斯16歲時最常和媽媽說的一句話。高中到新加坡擔任交換學生後,盧卡斯的生活圈從台灣擴張到全世界,參加過許多國際活動,也曾在華府和聯合國曼谷辦公室工作,他喜歡外交、念了法律,也碰了政治。目前在上海的NIKE大中華區辦公室展開新生活。
這次專訪前,因緣際會的聽過盧卡斯以往的校園講座,當時主辦方用三個關鍵字形容他「抉擇、國際觀、斜槓青年」,或許骨子裡就是熱愛國際事務,不論是參與活動或是選擇工作,盧卡斯的身影似乎都在國外居多。
一切故事的起源──新加坡華僑中學
往後每一趟的國際旅程,都從高中那段交換學生的生涯開始說起。
第一次出國那年16歲,盧卡斯說自己也搞不清楚將要去的交換學校是新加坡的菁英匯集地──華僑中學,就這樣懵懵懂懂在新國展開為期一年的生活。在華僑中學裡,匯集了各種不同背景的學生,有人操著一口流利的英語,天生就有種人生勝利組之感;有些人講著華文,埋頭努力的讀著書,深怕一不小心就被超越。
在迥異於台灣的生活環境下待了一段時間,盧卡斯從此愛上海外世界持續為他帶來的興奮與衝擊,自此之後,他把握每一次參與國際活動的機會,將自己的足跡跨遍世界各國。
華府與聯合國,青年戰勝國際工作的必備能力
到華府工作彷彿是所有對政治和外交懷抱憧憬之人的一大夢想,「小時候看的那些影集,像是『紙牌屋』,真正出現眼前時,真的是滿震撼的!」在華府待了一段時間後,盧卡斯到了聯合國的泰國辦公處工作。而他是如何成功獲得國際組織的工作機會?他認為除了語言能力及專業知識這兩項基本立足點之外,勇於表達自己的優勢非常重要,「台灣人在國際場合上時常太過客氣,但在這些場域,你不主動發聲,沒有人會等你說話。」
一直以來就熱衷與人交流的盧卡斯,結交了世界各地的好友,在海外工作與生活的這些年,才能顯得如此游刃有餘。
一個地方,一種生活
然而長期待在海外,偶爾也會有遺憾。讓盧卡斯湧起思鄉之情的,並不是特定的食物或地點,「當長期人在海外,就必然錯過身邊人的人生大事,像是朋友的婚禮等等」,語氣有些無奈,但他仍然堅定自己的選擇,走向了遠方,就注定只能獨自風雨兼程。
擁有外派或是國際交流經驗的人不在少數,但持續了好幾個年頭仍然樂此不疲的,真的不常見,這也讓「盧卡斯」這個名字時常在各大國際事務講座上被聽到。「在海外就好像你過了好多輩子一樣,每到一個地方你就能夠換一種身份,去重塑自己的生活,這件事是我一直覺得非常有趣的。」說起來抽象,但卻多少能夠想像他一下穿著西裝遊走在世界的各大政治外交場合上,一下又換上輕便運動裝,來往中國大陸、台灣兩地的NIKE分公司。
語言相同,文化衝擊卻很大!
前年聆聽講座時,盧卡斯仍待在台灣Nike,而此次訪問,才得知他已經轉往上海的大中華區辦公室。
「很詭異的一個點是,雖然講著同樣的語言,文化及價值上的差異卻是我認為最顯著的。」轉往大中華區辦公室一段時間的盧卡斯這樣說著。或許是社會風氣、或許是法律規範,台灣人在處理公事時,習慣按部就班的照著規定走,待人處事也較為靦腆委婉;而大陸人則不論公事或私事都相對直接,「這時候還是那句話,有自己的想法就勇於表示,不然沒人知道你在想什麼。」
斜槓青年=時間切割
工作之餘,盧卡斯擔任《換日線》的專欄作家,偶爾接講座,偶爾去跳舞,大家稱他斜槓青年,但他對「斜槓」這個詞的定義有著不同的看法。「我覺得很多人是因為薪水太低才逼不得已需要『斜槓』。」在普遍低薪的社會中,大家為了求溫飽,而必須兼職多份工作,這個時候就與因為「興趣」而發展出來的副業有所不同。
斜槓很常落得的一個下場就是什麼都做,卻也什麼都做不好,「時間的切割很重要。」這是他一直以來身兼多事的唯一訣竅,而經營著臉書粉專「盧卡斯的無病伸吟日記」,也時常可以看見工作之餘,他對國際時事的意見與想法。
做好心理建設再出國
「海外的孤單並不是你看到網路或是書上的描繪就能夠感受的,建議大家真的要做好心理建設,想清楚再出走。」從小就在海外斷斷續續的生活,盧卡斯看過無數人因為不適應或是遭遇挫折選擇返台,「其實不一定出國才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你選擇了,面對挫折就不要太玻璃心。」在海外這條路上,受到打擊的次數絕對不會少,重要的是,你準備好了嗎?
想和盧卡斯一起無病呻吟國際上發生的大小事嗎?快去Follow他的粉專!《盧卡斯的無病伸吟日記》
喜歡這週的故事嗎?
一百次出走邀請各行各業具有精彩海外經驗的夥伴們,第一手分享他們真實的海外經歷,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一位海外咖,歡迎推薦給我們採訪!
來IG看看關於盧卡斯的“This or That”!我們的IG: 還有更多夥伴的故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