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知道身處北京新創職場會有什麼樣的甘苦談?
與呂紹民聊起參加Skyline翼氪計畫而前往北京實習的過程,「有趣」一詞似乎成了一大主軸。商務開發的過程充滿新的挑戰、中國新創職場也是種嶄新刺激,呂紹民如何將變動快速、日日革新的北京日常,轉化為饒富趣味的磨練契機?再探北京新創實習,或許他的視野將帶你從不一樣的眼光看見產業真貌。
「符合個人特質」 精確瞄準適合自己的工作
為何在翼氪計畫超過20家合作的新創企業中,相中「幻視互動」所提供的商務開發實習職缺?呂紹民表示自己具有資訊背景,本來就不排斥科技類相關的企業,再加上過去曾在校內專題進行AR相關主題的研究,恰好與「幻視互動」的公司產品有所關聯,自然而然將其納入申請考量。
面對選職業別還是選產業類型的問題,呂紹民並沒有太多猶豫。他描述自己「比較擅長跟人對話,不是在電腦前面打code的那種,比較偏市場端一些。所以那時候在選擇的時候以兩個職位為主,一個是產品經理或專案管理,一個是產品開發,總之能跟人接觸或能在短時間內大範圍認識人跟領域的角色。」最終投遞履歷仍以自身能否適應並發揮為主要選擇標準。
因地制宜的求職秘訣 找對資訊省一半時間
但選擇了企業,又該怎麼樣讓企業選擇你?呂紹民當時為了根據職位做出最具說服力的履歷,並沒有在台灣的求職網站花費時間蒐集企業與職缺資訊,反而是到了中國的職場社交網站翻找一手的在地資料。「不用在台灣的網站找相關資訊,直接上包含中國的『知乎』,任何隨便的商務社交平台,打『商務開發職務能力』,底下就會有上百個回答。」找對並善用網路資源這是前進與台灣不同的職場環境該做出的策略調整。
說到面試過程,呂紹民笑說「基本上我準備的面試問題,他們都沒有問到」。他觀察在「幻視互動」在電話面試過程中雖沒有問及對於商務開發的理解或考驗職務技能,大抵仍抓住兩個重要方向:申請者的過去經歷及對於公司所處產業的了解。根據實習後的了解,呂紹民進一步針對面試官會有的顧慮而解釋道「他只是想大概知道你的準備程度和你的認知能力到哪邊,他們有沒有辦法很順暢地跟你溝通,因為基本上新創公司講求的是快,你能夠聽得懂他們在說什麼,大概是這種程度」。
彈性不等於輕鬆 自己證明自己的價值
聊到實際在崗位上的職務內容時,呂紹民表示「你要自己找事情做、然後自己想要開發什麼領域,然後自己想辦法定期回報」這樣的自由風氣除了起因於新創單位的特質,也來自於商務開發本身的風險與挑戰,「基本上不要把公司搞垮就好」。甚至請他敘述自身的工作日常,呂紹民也不諱言的說:「打開商務開發的網站、打開微信,然後開始聊天,不斷地聊天。」然而在與客戶接洽、跨部門的溝通之間,呂紹民認為自己從中學習到做為商務開發一職,也應該要具備商品相關背景知識、產品該如何應用等技能,為自身的業務能力帶來不小助益。
正視競爭來源 聰明選擇切入的職業方向
被問及台灣青年身處北京新創職場是否有其優勢,呂紹民談到中國的互聯網及營銷產業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飛快發展,台灣人才若非技術專業、又想要前進北京首先就會遇上競爭壓力。「其實我覺得台灣人過去是沒有什麼特別的優勢,九八五、二一一是更好用的,就是那些名校出來的中國學生。」除了非本地人的劣勢,兩地市場營銷的規模與做法差異,也在西進青年面前設下阻礙。
雖說如此,呂紹民也談到台灣青年在現今中國仍處「雙創」熱潮的尖口上,具潛力的新創企業依然可能得到中國政府相關的補助或資金挹注,若期待前往實習的青年不打算長期就業,且自身具備高度的適應能力,前進中國的高競爭市場鍛鍊技能、觀察商業環境,或是進一步的創業也是一種選擇。
做足準備的餘裕 適應環境才能成通才
訪談最後,呂紹民回顧北京實習的種種給了中肯的建議:「中國的新創企業很挑人,他們沒有太多的時間跟你瞎耗,或是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教育你,自己的適應力要夠高,可以調整得夠迅速,你才可以爭取到比較多的資源,或是讓別人願意去教你。」本身具有TEDxTainan策展經驗的訓練,再加上大學時期在創業聯合會的打滾磨礪,呂紹民也提到多參與商務相關的活動勢必有助於培養對於市場觀察、商務談判的敏銳度,想要在新創圈或是中國職場佔有一席之地「沒有捷徑」。
採訪編輯/陳思羽
相關文章:
1.【實習計畫:上海招商銀行】Sophia:「白紙般地生存吧!」學會上海的腳步和俐落
2.【實習計畫:北京氪空間】鄭泳榤:抓到了方法和思維邏輯就很簡單!
3.【實習:東協研究中心】黃嬿庭:不因南向而南向 「以人為本」的曼谷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