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的任務》帶人們在布拉格充滿古堡與舊城的街頭飛馳;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帶我們在東歐意象裡思考人生哲理;「布拉格之春」卻是帶起捷克,為它自由的計畫市場經濟揭開序幕。
時間流轉,歷史積澱。捷克在脫離蘇聯政權後,不再是波西米亞式的漂浪,而是布拉格之春式的發芽。捷克用轉型後的優勢,不斷完善政策,成為國際裡一顆閃亮的星子。
|初識捷克|
毗鄰德奧,位居東歐。捷克在歐亞大陸的戰略位置上,如波蘭一樣是個要角,然而雖同為V4國(維謝格拉德四國:波、捷、匈、斯),因與獨聯體(CIS: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並沒有共同邊界,因此在鐵路轉運換車站上並不能佔得優勢。但它積極「向上發展」的航空產業,及悠久的汽車工業歷史,卻是國家整體經濟發展上不可小覷的力量!
1968年,一陣暖風吹起政治民主化的「布拉格之春」運動,揭開捷克自由的計畫市場經濟。雖然最後以失敗告終,卻在21年後的蘇聯瓦解下獲得平反的機會,成為開放經濟下逐步成長的國家。即便2008年的金融風暴與2012年前後的歐債危機,導致捷克經濟一時疲軟,但從2014年開始,捷克經濟一路復甦,如今每年GDP成長都在2%以上。
而這樣的成長實力,除了地理位置上的優勢,更可以歸功於政府積極修法,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外國企業投資,如協助外資媒合潛在併購對象、增加創造就業機會的補助等;對外來人口也有許多支持,如簽證取得容易、較為寬鬆的定居條件等,為原本就有強大工業實力的捷克加乘效果。
在一連串的政策改革下,2016年捷克的人均GDP達到1.8萬美元,符合了高收入經濟體的水準。其中,從事技術、業務相關職位的畢業新鮮人,其薪資漲幅更達到10~15%。更值得高興的是,物價漲幅並不大哦!如此積極地開放市場與國際接軌,捷克成功創造多贏的局面。
|中捷的戰略合作|
與德國同樣擁有汽車工業百年歷史的捷克,在近年汽車品牌SKODA進軍國際汽車市場的推波助瀾下,曝光度漸高,也加強吸引了歐洲各國汽車品牌的設廠投資。然而不僅是歐美國家注意到捷克的崛起,位居東方的巨龍——中國,也開始積極透過一帶一路政策,促進中捷的經貿合作!
除了以上的企業陸續在捷克增加投資項目,總部在上海的中國華信能源也在布拉格設立第二總部,並促成多項大型併購交易。其中涉及航空公司、旅行社、啤酒釀造商、五星酒店、高級冶金工程公司,甚至是媒體機構等,近乎包攬了捷克產值最高的前五大產業。2016年光是中國對捷克總投資金額就高達40億美元,金額之大,領域之廣,著實引起國際的注目。
中國華信在推動本身的投資外,也跨足發展在捷克的金融產業,如收購J&T Finance Group,成為第一家擁有歐洲銀行的中國民營企業,更與中國工商銀行合作,設立了「中國—中東歐投資合作基金」,特別為一帶一路在中國與中東歐之間的投資項目穿針引線。
雖然中資快速並持續增加對捷克的投資,但捷克政府是樂見其成甚至積極合作,一方面是因為能夠吸引大量的各國人才前來就業,增加捷克整體競爭力;另一方面也透過移民政策的鬆綁,期待能留住高學歷人才,減緩捷克人口老化的速度。對就業人口而言,一方面能夠得到國際化工作經驗的機會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則是在與日俱增的國民所得下,不僅能提高生活品質,在旅遊、進修等方面也都因為地理位置更加方便、快捷。
|布拉格真正之春暖花開|
光是2016年,捷克在併購交易上就達288筆,成為中東歐之最。究竟是為什麼捷克的併購交易會如此興盛呢?
主要是因為捷克幾十年在製造業及資訊科技業的發展,讓許多本土企業已經足夠成熟以謀求更大發展,所以就會考慮與可靠的海外夥伴合作擴展業務,或有出售整家公司的意願,也因此提供外商收購整併的機會。
工業與資訊科技固然是捷克的兩大王牌,然除此之外,捷克亦有許多其他的產業優勢,如政策支持外資企業到捷克成立研發、維修、客服中心;鐵路密集的捷克亦擁有物流產業的優勢,也難怪富士康、亞馬遜等跨國公司都前來設立區域物流公司!
隨著國際聯繫加強,投資往來日增,捷克不僅可以在中國與中東歐合作的大環境中重新定位,在區域分銷和供應鏈管理方面,也為貿易商及製造商提供更多機會。接下來捷克致力發展的空運,將會帶領它飛向更高遠繁華的未來,成就真正的「布拉格之春」。
|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
【臉書社團】
【個人專欄】
【旅遊資訊】
參考資料:
- Factfish—捷克城市人口分布
- 香港貿發局影片
- 香港貿發局V4經濟各項數據
- 香港經貿研究—捷克:「一帶一路」在中東歐的連結點
- 轉角國際—捷克與ŠKODA:汽車小國的蛻變與逆襲
- 香港經貿—捷克市場概況
- 每日頭條—一帶一路與中國丨捷克:絲綢之路經濟帶一個終端
- 快易理財網—捷克GDP趨勢圖
- 捷克各產業、地區薪資分布
責任編輯/郭子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