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人物

2019 中國實習 x 北京751國際設計周 | 展覽項目策劃助理-陳思儒

中國實習計畫

SURVIVE-OUTSIDE

With

先來說說為什麼當初要選份實習,其實也沒為什麼,就單純地剛畢業,還不想馬上投入職場,對展場事項有興趣,但與我的專業無關,所以就想說可以找個有趣的實習試試不同領域,恰好在網路上有看到相關機會,就報名了,面試流程:視訊、輕鬆,事後和其他實習生討論,覺得當時大概很難被刷掉吧。俗話說三思而後行,這份實習在有點倉促的情況下決定的,說完全不後悔是不誠實的,為什麼?就看下去吧!

Where

每當有人問起751是個怎麼的公司,我都會說就像是台灣的松菸或華山的國營企業,簡單明瞭,當然,751並不單單如此,曾經為煤氣廠的她仍蘊含著巨大的能量;一旁比鄰的是眾人皆知的798藝術園區,其實兩家子都是差不多的時間成立,但因最初發展定位的不同(751偏向專業的設計文化、798則偏向大眾的商業藝術),使得兩者的知名度有所落差,然而一次朋友遠來探班,他告訴我,相較之下更喜歡751,因為這裡更加保有老廠房的氣息,的確,751的商業氛圍沒這麼濃烈,所以相對地寧靜,不過也別緊張,當設計周為期一週的活動開跑時,這裡充滿了活力與熱鬧氣氛,前面兩個月多的準備期如同漫長的冬眠,就為了迎來最後春天的綠意盎然。

實習生前前後後共有14人,每個人的任職期都不一,顯示公司的人員配置是相當隨意的,而我們這批從台灣出發、並都在751實習的人共有6人,每個人都來自不同學校,所學專業也大相徑庭,而且有趣地是大部分的人所學似乎跟文創產業扯不上邊,但這正是文創美好的地方,包容著不同的事物、運用創意來發揮。

中國實習 x chen01

What

那實際上我們的職位究竟是什麼呢?工作內容是什麼呢?其實除了實際到公司才能了解外,也跟各自的主管(或是負責人)有很大的關聯,以我自身為例,最初在獲得錄取通知時,是應徵上『活動項目助理』,到了公司,我的職位名稱是『展覽項目策劃助理-園區活動助理』,因為主管平常的業務就是園區內的店家管理,實習職位聽著似乎很厲害,但其實沒有,在辦公室時,其他實習生們會開玩笑地問說:你還活在下一年度嗎?為何如此說道呢?原因是我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都在寫位於751園區內某一棟建築物的2020年之年度計畫,找找看有什麼可以邀請的展覽、想想有什麼活動可以舉辦,寫寫企劃書,聽起來似乎很棒,是的,但只有一開始,因為到後來發現並沒有任何實際落地的操作,寫了這麼多份的企劃書不知道會不會被採用,不會實際上跟期望中的展覽方聯絡談合作,活動預算案也無法明確列訂,因為許多項目是需要實際跟廠商討論談價的,事實上,751每年在暑期招收實習生的最大目的是為了幫忙每年度的國際設計周活動,所以這個階段辦公室所有的資源與精力都會放在這件大事上,根本不會有人會在意下一年度的事情,有時讓人做事毫無心力,因為不像其他人在離開前能夠看到自己的成果發表。

此外,我的主管是個非常喜歡外出、很常不待在辦公室的人,我大概三不五時就要微信他人在那裡,因為以前的工作都是跟銷售有關,會有業績目標,而在這裡實習,自律性是非常重要的,每個人的工作量、忙碌度差異性非常大,假如剛好是很閒置的那個人,會有充足的自我時間可以使用,但如果是希望來這裡有非常充實的實習,只能說要碰碰運氣了。

When

記得在說明會時,邀請了也曾經在751實習的學姊做心得分享,分享了頭腦風暴的腦力激盪,還有當時他的創意獲得了創意辦嚴主任的青睞,從企劃到執行的過程,看著學姊臉上藏不住喜悅及驕傲,當時心中帶著滿滿的期待去北京,但不知道該不該用不幸運來形容我們這一批實習生,正逢中國建國七十週年,以往設計周舉辦在十月,而今年提早到了九月,代表一切的活動準備程序變得緊湊,而當我們到了公司,是準備進入籌備的開端,初期發想主題的頭腦風暴早就已經過了,為什麼感到可惜呢?因為主題發想是設計週的核心,此外,其他相關小活動的發想也是在這個階段成型,主管曾表示,如果有參與到頭腦風暴的話,只要提案夠有創意,就會有被採納的機會,並且有策劃執行的權能。但既然已經錯過了黃金時刻也無可奈何,如何隨時銜接上一個項目的進展也是很重要的學習,過程可能會遇到講者缺席、廠商取消合作案等突發狀況,論壇組(其實就是主題項目)、展覽組、媒體組等各組都會有不同的難題雜症。此外,今年度創意辦公室的嚴主任派往德國進修,除了設計週有回來出席活動(畢竟也是論壇講者之一),其他時間由副主任:歡姐、昭姐來主導這次的活動事宜,聽說嚴主任是位相當有實力的人物,沒能有機會好好見識,覺得有些遺憾。

How

在實習的最後一週,也是活動舉辦的一週,事情多、大家都非常忙碌,而這段期間正好遇上中秋佳節,在距離我們實習要結束的倒數第二天晚上,辦公室點了五鍋海底勞外送到園區內當晚餐,先不得不驚嘆海底撈真的是以服務取勝的知名店家,送達時先幫忙搭建好專屬外送的火鍋,在結束後,一樣安排人員來做收拾與整潔,在這麼重要且難得的公司全員聚餐,我因為私事所以沒有出席,不過事後聽其他實習生分享,提到昭姐對於今年實習生的計畫也感到些遺憾,主要是因為時間緊湊的緣故,所以與以往的實習生相較下,我們這次比較沒有什麼深刻的互動及交流,一到來就匆匆忙忙、懵懵懂懂地加入籌備行列。在最後一天要離開公司時,我給主管準備了一份小小的禮物及卡片,他蠻感動的,然後也說到這陣子她也非常忙碌,無暇顧及實習生,沒什麼帶我、教我的。其實這蠻難避免的,事情總是在變化,所遇到的人也在改變,如何自處,反而是這次實習最常需要思考的課題。

中國實習 x chen04

Welfare

在751工作的小樂趣應該是大部分時間作為甲方是件很愉快的事,會有不少來自合作方的公關票,而主管們大都很慷慨,我們看過園區內的音樂劇表演,也欣賞過舉辦在其他園區的光影表演,有時都會驚嘆原來那票價的價格,而且在設計周中有需要購票才能入內的展覽,身為工作人員的我們都能夠免費進入。還有另一件事是在設計周發現的小小員工福利,園區內有一間充滿寶藏的設計品商店,東西有趣、但文創商品總是不便宜,然而一次朋友來找我,想要買些東西時,工作人員看著我們的工作證,跟我說了一個讓人驚喜的好消息,原來可以有八折的員工優惠,真是欣喜若狂。

Difference

來中國大陸辦公最麻煩的莫過於一、簡繁字體,台灣的電腦基本上是無法輸入注音、打出簡體字的,如果有學會拼音輸入法,在很多文件上的操作會方便很多;第二、資料的查詢,大家都公認中國的網路有多麽地不方便(連他們自己人都這麼認為),像我的工作需要查詢大量的照片、參考國外的活動文案等,翻牆是絕對必要的,但除非有買付費軟體,不然光是連線、斷網這反反覆覆的過程不知消耗多少寶貴的時間。

不過關於有一點我覺得非常有趣,instagram在中國是被封鎖無法使用的,但如果今天要查詢與網美風格相關的資料,可以輸入關鍵詞『ins風』,在這個與其他國情風貌非常不同的國家裡,偶爾會有這種反差現象,蠻有意思。

 

SURVIVE-INSIDE

Play together

說來跟當時在北京室友的緣分真的非常奇妙,有部分的人在行前說明會有碰過面,而對於有些人來說,第一次和大家見面就在桃園國際機場、上了飛機、當晚分配房間、立刻就要睡在一張床上了,俗話說好室友可遇不可求,來自不同家庭的六個人突然被塞進一個家裡,有時難免會有些衝突,但有問題就好好溝通解決。所有人都是在同一間公司上班,每天幾乎無不時刻見到彼此,雖然偶而有點煩膩,但也因為這樣的高生活密度,才串起大家的情感。

中國實習 x chen05

如果們有什麼家規,大概就是每個週末都會去一次酒吧,甚至有人以三里屯人自居,對於酒精有所迷戀的我自然也是樂此不疲,當然,我們並非只有這類的休閒娛樂,到了後期的許多個下班晚上,每個人都有根據自身喜好而選擇的運動課程,在飲酒作樂的同時也顧及健康。雖然其中不少人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北京,但不少的知名景點仍然舊地重遊,頤和園、故宮、胡同等散發著濃濃中國古意風的建築存在北京的裡裡外外,除了這些老地方,我們也很常去美術館看展覽,如果手上還保有學生證的人們,請務必要隨身攜帶,許多景點及展館都是有學生優惠的,北京的許多展覽偏貴,而內容質量的評價因人而異,但整體的共同點大概是有許多展設是為了讓網美拍照的,所以如果是個喜歡拍照發文的人,應該會蠻適合這裡的。和歷年來的台灣實習生相比,我們沒去成騎馬跑草地的行程,雖然有人始終心繫於此,但來日有機會再好好地深入旅遊吧!

中國實習 x chen06

Eat

民以食為天,到哪裡都必需吃,在北京食物對於台灣人來說都偏鹹、油膩、辣,最可怕的是偏貴,不過漸漸地就會習慣了,而除了文明世界但其實貴到學生們吃不起的烤鴨外,還有什麼北京菜呢?小吃爐煮、京醬肉絲、醋溜木須…其實不是很常吃北京菜,因為在大城市的好處就是有很多不同菜系可以選擇,從怕客人吃不飽而份量總是超大份的東北菜,到辣到耳根子發紅、回去必定拉肚子的四川重慶火鍋等中式料理,這裡也不乏各國菜餚,而我們所處的區域-望京區是人稱的韓國區,韓菜很常是我們的選擇。

在外面吃得貴,而自己煮(在不計算時間成本的情況後)確實划算不少,再請房東更換鍋子後,寢室的廚房每天開始有進進出出的人流,冰箱也被大家的食物塞得又好又滿,像是目睹了從遊牧民族發展到定居時代的歷史演變,自己煮晚餐演化成大家一起在家吃晚餐,甚至可以帶便當去公司當隔日的午餐,畢竟中午叫外賣覺久了難免會厭膩。台灣人真的很愛喝牛奶,記得一次大陸小夥伴來家做客,一打開冰箱就看到了六瓶將近兩升的牛奶們,有時候買多了,冰箱甚至放不下。後來聽人說是因為以前在中國,牛奶一直是高級品,所以一般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太出現牛奶的。

中國實習 x chen07

Life

來到這裡生活,勢必跟外送服務脫不了關係,餐點外送(包羅萬象的選擇!)、掏寶送貨、到家退換貨,甚至是線上超市的食材通通可以直達家門口,和台灣最近才流行的美食外送風潮相比,中國的市場已經發展得很完整,經過室友們的認真分析,只要有網路、支付寶、微信支付,真的可以賴在家裡不出門也能活得好好的,所以現在回到台灣,打開美食app,除了想抱怨選擇少、外送費也偏貴,這邊優秀、把人寵壞的外送服務,是少數回台灣後讓人念念不忘的事物之一。

 

SURVIVE-SOMETHING

Why

這已經是我第四次來北京了,每次來跟著不同的人、帶著不同的心情,但最後都會懷抱著一次次粹煉的新心境離開。來到北京就必去故宮,但已經拜訪過三次的我,實在不想在炎炎夏日下再把自己曬成人肉乾,但室友一句:但現在在午門有做卡地亞Cartier珠寶的特展,我還是撐了把傘、塗了防曬出門,幸虧有去,珠寶展被我列為這次北京行最好的展覽前三名,負載著千年中國文化的故宮,與百年來求新求變,但又象徵傳統皇室尊榮的卡地亞珠寶合作,所展示出的無論是氣場、規格都是一流的,回想這次出發的目的,就是想好好體驗、見識中國的發展,不同以往只是短暫來旅遊,這次透過兩個月的實習,在當地生活、工作,更能深入地探索這個城市。

中國實習 x chen09

Place

台灣真的很小,只要一離開台灣,這個想法就會跑出來,就單純以空間距離為例,在北京,隨隨便便去個地方都要動輒一兩個小時,在台灣兩個小時的車程都可以跨兩個縣市了,所以相對地時間被壓縮得緊迫,這裡到底有沒有效率,如果是上下班的時間,絕對是有高度效率的,如果未來是打算長期在這裡租屋工作,住所的地理位置子要慎選,因為實在太容易花上四小時再來回通勤的時間成本,我們同期的大陸實習生都相當羨慕我們,因為我們住的銀風家園距離辦公室走路20分鐘就到了,當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所支付的房租也至少是他們的兩倍。

Shopping

正因為這裡的寬廣地大,所以快速且便宜的外送服務讓人佩服,此外,中國線上支付的成熟度遠遠超越台灣,現金在這裡幾乎要銷聲匿跡,因為哪怕一塊錢都是掃QR付款,說到付款就讓人聯想消費,到了大陸不逛一下掏寶,對不住自己,掏寶本身已經會讓人著魔,而在付款時發現『花呗』更讓人走火入魔的服務,白話解釋就是:先借錢給你消費買淘寶,然後在順便賺利息,這種消費模式雖然跟信用卡一個道理,但密切地跟線上消費系統結合,所引發的效益驚人。

Money

在中國,什麼都在求「第一」、什麼「之最」,而且能感受到經濟快速發展的動能,許多市面上很厲害的連鎖店可能其實創業不到五年、十年,如果台灣有朋友想創業,我一定會希望他來中國試試,可能像一場賭局,但在這裡的籌碼及獎酬完全不同於台灣的等級,這樣的氛圍如同教科書上台灣也曾有的「錢淹腳目的年代」;當物質發達,再來就是追求文化內涵,在文創產業實習特別會注意這種變化,就以在園區內舉辦的市集活動來說,這次的合作方在中國極具知名度,在各地都有活動舉辦,門票三、四百台幣,然而這樣的市集活動在台灣多半是免費的,因為大家早已習以為常,與文青一詞已淪為嘲諷的台灣相比,文創產業在大陸還蘊含著強大的潛力,因為多半的人還在掙錢發大財的風頭上,等到他們穩定生活後,就會轉變注重文化藝術,在未來產業會更加蓬勃發展。

Chose

在北京,特別今年是中國建國七十週年,是個非常重要的紀念日,人在首都所感受到的政治氛圍更是與日俱增,封路、包裹安檢、身份查驗等在月末一一出現,可以強烈感受到中國政府的強勢,許多現象是在台灣不可能發生,雖有時有耳聞,但真實體驗後還是讓人心驚,也許還是個偏反骨的人,個人認為北京是個過於壓抑的城市,如果未來再來中國發展,北京不會是首選,但如果想要真正了解中國,請務必造訪北京。

Skyline - 地表上最挺青年的國際機會平台
Skyline致力於幫助台灣青年與國際機會建立連結,透過海外機會的匯流和跨國人才的培育,改善台灣國際人才發展的環境。 我們相信跟世界交會的方式有很多,透過各種形式的國際參與,成為跨國人才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前往官方網站尋找國際機會→https://skyline.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