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一百次出走一百次出走|把愛帶進史瓦帝尼,我到非洲做藝術教育,專訪林予安 Vivianna:「很多事情現在不做,以後也不會有機會。」

一百次出走|把愛帶進史瓦帝尼,我到非洲做藝術教育,專訪林予安 Vivianna:「很多事情現在不做,以後也不會有機會。」

予安,目前在製造產業工作,過去就讀資訊工程學系的她,同時也踏入了藝術教育志工的行列,「科技」和「藝術」兩個看似相差甚遠的領域,卻都帶給她巨大的影響。

 

與藝術教育初次相遇

和滿腔熱忱的海外志工相比,予安的第一次出走是家人半推半就才出發的,也因為如此讓她悄然遇見了全新的領域。在前往柬埔寨擔任短期國際志工後,她認識了「台灣心星公益協會」的創辦人黃筱茵。

在那次的短期志工團中,筱茵向予安分享她的夢想,她希望有天能到史瓦帝尼擔任美術老師,透過教育啟發孩子對藝術的熱情,也間接培養真正對繪畫有興趣的孩子。

在兩人大談對於國際志工的看法後,這般對話讓予安有了很大的轉變。當時的她想要出走,離開原本的舒適圈,但卻找不到改變的方法,在聽完筱茵領隊的分享後,予安從她身上看見了一股熱情,所以她決定和筱茵共同創辦團隊,並向政府申請長期志工計畫,著手前往史瓦帝尼。

經過多次申請和協調後,她們決定和史瓦帝尼的一間孤兒院合作,雖然這是一間孤兒院,但其實很多孩子並不是孤兒,有些父母因為不想照顧孩子,就讓孤兒院收養與管教。另外,因為孤兒院是由基督教團體創立,因此到那邊的孩子都會改姓為亞伯拉罕,名字也會從聖經中取得。

#史瓦帝尼簡介:之前的國名為史瓦濟蘭王國,位於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史瓦帝尼為台灣的邦交國之一,當地設有大使館,也有醫療團和農技團進駐。

 

排山倒海而來的問題

在孤兒院的日子,有幸福也有磨難,而語言隔閡似乎是難逃的問題。

說到這裡,予安深有同感地分享了一個小故事。因為志工團的老師們說的是中文,孩子們則是講史瓦濟蘭語,但是溝通時使用的共同語言是英語;因此雙方在腦中經過多次翻譯的過程,就會讓原本想表達的意思出現差異,兩方的感受也就截然不同。

「為什麼台灣人說英語時態度都這麼直接?」孩子疑惑地詢問。但若是了解中華文化肯定知道,我們從小被教育要謙虛有禮,說話總是拐彎抹角;這時予安心裡想,難道台灣人說話還不夠委婉嗎?但她隨即向孩子們解釋,這是因為語言背後大不相同的文化脈絡,才會讓兩方有溝通上的誤會。

 

「老師」是什麼樣的角色

「有一次,小孩跑來和我講一件他們認為很『緊急』的事情,正常我們應該露出緊張表情,但因為內容令人無奈,我和老師們相視而笑。這樣的表現卻被孩子們認為老師並不尊重他們,才會有這樣戲謔的表情。」予安接著分享她和孩子們相處的小故事。

事情的來由,其實是有位小孩偷跑出院區,希望找台灣老師幫忙說情,因為孩子認為台灣來的老師比較好說話,可以替他們向園長解釋為什麼偷跑出院區。

「有時候我也會想,在這邊半年的時間,對他們來說有多大的影響?」予安也不諱言地說,有些孩子跟著你是因為他們愛你,有些孩子跟著你是因為他想從你這裡獲得一些幫助。

幾個夜晚,予安和筱茵會爬上貨櫃看星星,思考自己到史瓦帝尼後對孩子們的幫助。但不管孩子接近她的原因為何,又是否帶有目的,她知道,自己在那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她只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帶給孩子習慣或是心態上的改變,也就足夠了。

一顆顆星星交織而成的故事

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們,是予安眼中一顆顆亮眼的星星,而其中有個名為Benjamin 的孩子,讓予安最難以忘懷。Benjamin 是院區裡最小的孩子,調皮不受控,媽媽患有疾病,父親無聲息地消失,因此Benjamin 常獨自一人在家,被鄰居發現後才將他送往孤兒院生活。 

被孤兒院安置之後,Benjamin 隨即又遇上了另一個問題。

由於院區中年紀與Benjamin 相仿的男孩並不多,所以他被迫要和比自己年長許多的青少年一起生活,但因為青少年也正處無法控制情緒的時期,常常不耐照顧Benjamin 的生活起居,而失控毆打他。

像是一開始,Benjamin 總是排泄在褲子上,青少年們就得替他清洗貼身衣物,因為不願做這些事而毆打Benjamin;到後來,Benjamin 反而不敢要求上廁所,因為怕被青少年們毆打,而排泄在褲子上,日以繼日、惡性循環。往後予安和筱茵都會將Benjamin 帶回自己的房間,也教導他必須表達自己的生理需求,如果想要上廁所就應該要去上,而不是一直忍耐。

過了一陣子,Benjamin 除了習慣上改變之外,甚至發現他為了想和老師們溝通,也學會了一些英語。這件看似小小的事情,對他來說卻是莫大的改變。

殞落,用繪畫書寫生命歷程

在那裡,予安和孩子們也一同經歷了離別。

在予安第二次回訪園區後的某一天,突然接到醫院的電話,告知有位孩子「離開了」。原本以為是先天的哮喘病發作,但不料是因為頭一陣劇痛,就帶走了這位孩子Esther。因為Esther 是院區的第一批孩子,而且過去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這件事情對院區的打擊非常大。

Esther 的離開,讓很多孩子都沈浸在悲傷的氛圍,看見孩子難過,予安心裡也不好受。

後來,予安和夥伴們決定將之後的美術課程,改為用畫作表達自己想對Esther 說的話,希望可以透過藝術療癒受傷的孩童。在這過程中,他們看到很多孩子都畫出了自己的生命故事,也一一訴說出對Esther 的思念。

 

開始著手的新團隊

因為在原本的團隊中,予安觀察到非營利組織遇到的困境,她希望未來自己創立的團隊,是一個社會企業,而這個社會企業能有自己的商業模式,例如:讓史瓦帝尼的孩子親手製作縫紉品,接著運送到台灣販售,如此孩子們就能運用自己的技能賺錢,而非單純靠他人資助

而予安現在的團隊名稱叫做「Mbali」,Mbali 在非洲語言中又稱為花,團隊致力於將非洲服飾文化引進台灣,並促進非洲青年與台灣合作及文化交流的機會,提供一個展現才能的平台。他們提倡公平交易,期望創造非洲青年平等的就業機會,綻放出屬於自己的花朵。

現階段的自己

之前予安選擇先到史瓦帝尼擔任志工而非進入職場,是因為她覺得開始工作後,就很難跳出舒適圈。現在予安在製造業擔任工程師,只有星期日放假,說到工作和志工團隊如何取得平衡,她直白的說:「其實很難!」不過她也表示時間是自己分配的,還是有辦法同時把這些事情做好。

如果要用一個形容詞形容現階段的自己,予安說「Competitive」會是最精準的英文單字。她接著解釋,競爭力並不是和別人競爭,而是和自己競爭。在一個新的環境中,要學會豐富自己,讓自己不斷進步。因此她覺得競爭性,是推動自己的原動力。

「很多事情現在不做,以後也不會有機會。」她期待想要出走的青年都能跟自己挑戰, 每天給自己一個任務,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想要Follow 更多予安的精彩故事嗎?快去追蹤她吧!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iamviviannalin?igshid=1xp914z9sxgjp

Medium阿娜的日記: https://medium.com/%E6%97%85%E8%A1%8C%E9%98%BF%E5%A8%9C

 

喜歡這週的故事嗎?

一百次出走邀請各行各業具有精彩海外經驗的夥伴們,第一手分享他們真實的海外經歷,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一位海外咖,歡迎推薦給我們採訪!

 

作者:吳珮瑜

Skyline - 地表上最挺青年的國際機會平台
Skyline致力於幫助台灣青年與國際機會建立連結,透過海外機會的匯流和跨國人才的培育,改善台灣國際人才發展的環境。 我們相信跟世界交會的方式有很多,透過各種形式的國際參與,成為跨國人才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前往官方網站尋找國際機會→https://skyline.tw/
RELATED ARTICLES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Most Popular